您好,歡迎來到 如皋市江海高級技工學校 ! 現在時間:
系部動態(tài)
系部動態(tài)

網球式溝通:有來有回有商量

發(fā)布時間:2020-09-23 已閱讀:1364

曾有某學校的一份調查問卷顯示,60%以上的孩子覺得父母不愛自己或者不確定父母是否愛自己。這與父母平時和孩子的溝通方式有很大關系,絕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真誠和發(fā)自內心的,問題是日常生活的親子互動一不小心就容易進入對立狀態(tài),“你怎么那么不聽話!”“你有沒有一點兒時間觀念??!”“你怎么就這么笨呢!”這類傷人的話容易脫口而出,讓彼此之間愛的小船說翻就翻,于是很多時候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。如何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?溝通中不妨試試網球模式。

和孩子的溝通就像是在打網球。當對方把網球打過來時,你可以直接接球,也可以等球在地面彈一下再接回去。直接接球的方式,相當于在溝通中直接回應孩子的話;讓球在地面彈一下再接回去,相當于處理了孩子的情緒之后再回應。

先接納情緒再回應

父母和孩子處理情緒的能力是不同的。大腦發(fā)育有一個特點,就是產生各種情緒的部分很早就發(fā)育成熟了,所以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有喜怒哀樂;但是對情緒進行管理、抑制和分析的部分,即掌管理智部分的“理性腦”腦區(qū),要到20歲以后才能完全發(fā)育成熟。所以在父母眼里,孩子時常會變得蠻不講理,上小學后還會拖延耍賴,上中學后還會毛躁輕浮,上大學后還會莽撞沖動……

父母作為成年人,理性腦已經完全發(fā)育好了,應該有成熟的處理情緒的能力。父母和孩子的溝通,其實是不同量級的兩個對手在較量。既然父母處理情緒的能力更強,就應擔負更多處理雙方情緒的責任。

孩子還不會處理情緒,所以在溝通中只會直接回球。但是父母可以根據孩子打過來的球判斷:他現在有沒有情緒?如果孩子正在生氣、委屈、難過、困惑,發(fā)過來的就是一個“紅色的球”;你需要判斷是直接接球,還是讓它在地上彈一下,變成“綠色的球”之后再接。兩者的區(qū)別在于,父母是否先關注和處理孩子的情緒,后者的處理方式會讓孩子感覺到父母是關心他的,而且接納了他的情緒。

以我和兒子的溝通為例,有時候我陪兒子在公園里玩,時間到了他還不想回家,一說該回家了就哭鬧。我當時真想對他說:“有什么好玩的?都玩了一下午了,還沒玩夠?。 边@句話是從我的角度出發(fā),事實是我已經厭煩了,而孩子的確沒有玩夠。所以我首先要接納和認同他的情緒,比如對他說:“嗯,我知道你還想再玩會兒?!被蛘摺拔掖吣慊丶遥闶遣皇歉杏X很煩?”

只說感受不帶指責

當孩子感到自己的情緒被大人接納后,就會慢慢平靜下來。相反,如果不接納他的情緒,只是一味地指責:“這么簡單的游戲,有什么好玩的!”或者簡單地命令:“我不管你有沒有玩夠,現在必須回家!”孩子的對抗情緒只會更激烈,很難平靜下來進行良好的溝通。

在處理完孩子的情緒之后,第二步就是給孩子回球。這時候你要注意,孩子大多不會接從地面彈起的球,可能根本聽不出來你的話里是否帶有情緒。

即使父母在溝通中確實有情緒,也最好處理成孩子能夠聽懂的話再“回球”。有一個方法是只描述事實和感受,不加指責,告訴孩子你生氣的原因或他的行為對別人的影響。比如在公園玩的例子,在確認孩子的情緒之后可以對他說:“我擔心再不回家,就來不及吃飯了?!币部梢宰尯⒆恿私鈩e人的感受,比如說:“你到了時間還不回家,讓我很生氣。”或者“如果我們回去晚了,奶奶就要把做好的飯菜重新加熱一遍,那她多辛苦??!”

很多時候,我們往往忍不住指責孩子或發(fā)泄自己的情緒:“奶奶飯都做好了,你還不回去,怎么這么不懂事!”或者“你有沒有時間觀念!再不回家就沒時間做作業(yè)了!”孩子一受到指責,就會進入對抗狀態(tài),就像面對一個接不了的球,雙方就沒法繼續(xù)溝通了。

用理性的討論解決問題

等到雙方都把情緒處理好了,就可以著手解決問題了。具體的做法仍然和打網球一樣,彼此都說出自己的想法,有來有回,然后通過心平氣和的協(xié)商討論來解決問題。

有一次兒子不愿意回家的時候,我就問他:“為什么一讓你回家,你就煩呢?”他說:“我還想再多玩一會兒?!蔽艺f:“可是因為你一個人的緣故,大家都沒法按時吃飯,這讓我對你有點兒生氣?!边@時候他的回答特別可愛:“那我也沒辦法啊,我就是必須要再玩一會兒。”我說:“那我設個鬧鐘吧,你再玩一分鐘?!彼⒖炭棺h:“那不行,至少也要10分鐘!”經過一番討價還價,最后我們定為5分鐘,等到鬧鐘一響,他果然就乖乖和我回家了。

這樣的談判過程,就是在教孩子用理性的協(xié)商討論解決問題,而不是陷入非理性的局面:要么孩子用哭鬧要挾大人,要么大人用暴力制服孩子。在談判過程中,重要的不是最后誰贏誰輸,而是聽到彼此的意見,了解彼此的感受。

我們一直在強調,不要讓孩子進入對抗狀態(tài),其實父母更要注意別讓自己先進入對抗狀態(tài)。無論你當時有多么生氣或失望,也要在心里告訴自己:這不是孩子的錯,他這個年齡就會有這樣令人生氣的表現。不要對孩子發(fā)泄情緒,而是先接納孩子的情緒,然后再解決問題。

每一次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沖突和溝通,都是雙方了解彼此情緒的機會,也是培養(yǎng)孩子共情能力的機會。當情緒過去,冷靜下來回顧的時候,父母會發(fā)現當初和孩子掐得一地雞毛的那些問題,其實都無足輕重,真正重要的是彼此之間的愛和關系。孩子能否感受到你的愛?你們之間的連接讓他感到安全嗎?你們之間是否形成了真誠、親密、信任的關系?這是父母和孩子溝通時,應該始終縈繞于心的問題。

久久特A级天天拍黄片,忘忧草日韩综合一区三级久久久,曰本AⅤ视频在线观看,无码不卡免费中文字幕在线视频